(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  GRE  

一、GRE考试概述 二、GRE备考汇编 GRE考试概述 top 1、GRE计算机化考试的形式如何? GRE计算机化考试采用自适应形式(Adaptive)。具体说,考生答题时,计算机一屏只显示一道题,题目出自一个很大的以内容和难易程度分类的题库,一般第一题难度为中等,以后出现的题目,其难易程度将根据每个考生对前一个问题的回答结果来决定。所以,计算机化(Adaptive)考试要求考生在进入下一题之前必须给出本题的答案,并且不能返回检查或更改前面的答案。 2、GRE分开考试的结构是怎样的? GRE考试分为两部分:逻辑作文考试为机考;语文和数学部分为纸笔考试。考生必须要在同一考试年度内同时完成机考和纸笔考试(例如:在7月1日到第二年的6月30日期间),并且首先完成逻辑作文部分的机考。纸笔部分的考试要在2007-2008年期间完成。逻辑作文部分的机考时间总共是两小时,纸笔考试时间总共是两个半小时。 3、哪个国家实行GRE的分开考试? 中国(包括香港和台湾)和韩国。 4、考生可以在不同的国家分别参加机考与纸笔考试吗? 比如,机考在韩国,纸笔考试在香港。 可以,这种做法是允许的。 5、为什么ETS要将GRE考试分为两部分考? ETS把考试分为两部分是为了恢复这些地区的学生的考试分数的合法性。管理部门将语文和数学恢复到纸笔考试,是为了避免一些同学通过记忆试题而获得了不公平的优势。逻辑作文部分实行机考。ETS的类似短文检测软件将会对考生的作文回答进行评论。这种软件保证了对作文评分有一个原始评论思想和逻辑作文的最高水准。当ETS保证了对考试分数决定的合法性时,所有的考生才会受益。 6、考生可以先完成语文和数学部分的纸笔考试,然后再完成逻辑作文的机考吗? 不行,考生必须先完成逻辑作文部分的机考。 7、考生可以选择两次机考,代替一次机考和一次纸笔考试吗? 不能。因为作文部分是机考形式,而语文和数学部分是纸笔考试的形式。考生必须要完成机考和纸笔考试,才能算完成了GRE的全部考试。 GRE备考汇编 top 1、推荐的GRE备考计划 将备考分为三个阶段:备考初期(能力培养期)、备考中期(分类练习期)、备考末期(整套做题、模考冲刺、适应笔考节奏期)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复习内容和复习重点。 备考初期:能力培养阶段,实际阅读、写作、单词能力的培养,并且对GRE考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备考中期:分类练习阶段,对于每一类考试,包括阅读、填空、类反、数学、作文的练习,形成每一类题目的做题思路和方。(60天) 备考末期:使用95-99最新题,完全模拟考试的练习,培养考试的节奏感,时间的分配,提高考试心理素质,对备考中期的练习成果进行巩固提高。进行心理调整,保持状态的方。(18天) 由于作文改为机考,并且要提前考完,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选择作文的考试时间。理论上,应该在备考中期完成。 2、备考初期的计划 备考初期本阶段计划 本阶段为备考初期,主要是能力练习。从开始准备,一直练到备考中期开始。 时间要求: 每天1-3小时 总体原则: 1、通过仔细研读gre入门文章,对gre有所了解。 2、通过有效的持续性训练,提高自己实际的单词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建立起基本的gre做题基础。 具体分类安排: 阅读 1、NO题阅读(用GRE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单词量比较广,切合GRE的词汇情况。NO题的特点,就是比较晦涩难懂。从严要求,考试时候的比较容易的阅读,也就不在话下了。每两天坚持1长2短。体会感觉。 2、自己总结难句,发到阅读论坛,看大家的难句、翻译难句、分析义群。 3、看阅读突破,体会gre作文的套路感。体会自己的阅读技巧。 4、纪录自己的阅读难词,有些阅读单词,在主要背诵类反的单词书中很难看到。在阅读的过程中,打开金山词霸、东方词圣等具有屏幕取词能的软件,进行总结。 单词 1、单词的培训,应该包括两部分:1、类反单词,这些单词,通过《猴哥GRE类比反义速记》(绿宝书)结合红宝书、黑宝书或者蓝宝书应该可以控制。2、填空、阅读、数学、作文中应用的单词。 2、单词的背:进行难度分类背诵。 写作 能够使用模版,写出4-5分的作文。 1、每天背诵一篇新概念第四册的文章。满分网GRE各班班级和首页每日滚动更新。先背,是再写的基础。根据自己情况,制定背诵频率。 2、每天坚持写2篇ets最新题库的作文的提纲。一篇issue,一篇argument。 3、看其他人对昨天的论点的文章和提纲。看别人对自己文章的修改。总结提高。学习别人的好句型、好观点。 4、每周自己至少仔细写两篇文章。 5、如果本阶段考作文,还应该在考前,根据自己的时间,每天看5个论题的提纲(issue5个,argument5个) 本阶段时间的使用: 1、一个原则:持之以恒。一定会有提高,而且提高很大。 2、和满分网虚拟班某一个(或某几个)同学结成互助小组,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如果是选择早考作文,本阶段就应该在末期完成作文考试,注意充分使用范文,同时,积极参加满分集体写作,考前模考,还可以到满分网写作论坛看看最近机考经常考的题目,重点训练.(在掌握了所有论题的情况下,可以再有重点,但千万不要赌命,每一个题目都有可能) 平时注意多用电脑,练习打字速度,多用满分网的摸考平台,提高适应能力。 写作时间分配: issue 45分钟:审题 3分钟,写提纲4分钟,写文章,35分钟,检查,3分钟。 Argument 30分钟:审题3分钟,写提纲2分钟,以迅速写出主要的词。主要是对自己要写什么,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3、备考中期的计划 本阶段时间的使用 本阶段计划:本阶段为备考中期,主要是分类练习。共8周。 时间要求: 平时,每日3-4小时,周末,全天。 总体原则: 通过分类练习,达到对每一个分类,有如何做题的概念和技巧,也就是,碰到一道题目,知道如何下手,如何分析。形成自己的做题风格、模式。主要使用90-94和pp2。 4、备考末期的计划 完全模拟考试的练习,培养考试的节奏感,时间的分配,提高考试心理素质。 5、考生必看:GRE笔试考前10天的备考策略 首先,考前最后复习的重点应该放在巩固已有的考试技能,避免重犯在过去做题中常出现的错误。有些考生在最后的复习阶段仍然在背新的单词,学习新的解题思路和技巧,希望能有飞跃性的提高,这是很难做到。GRE考试的复习应该是一个有计划的系统复习过程,时间比较长,复习中很可能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感觉,考前的最后阶段,考生应该横向比较以前做过的各类习题,找出错题规律。 在这个过程当中,考生往往会发现,以前做题中认为是偶然的错题,横向比较之后发现其中也有必然的道理,能从中找到自己做题思路中的疏漏。从以往的考试经验来看,练习中常犯的错误也是在考场中更有可能出现的错误。所以如果能做好对以往考题横向比较的工作,有效地查漏补缺,考生一定有明显的收获。   第二,除了对以往的习题进行总结之外,考生还应该拿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模考。解题能力与考试能力之间还是有所区别的,平时的复习中考生往往是单项练习,间断的练习,这与考试中各题型连续出现的考察有很大区别。考生应该进行严格的模拟考试以检验自己的考试能力。模考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评估自己的水平,根据模考的正确题数,由分数对照表可以换算出估计的考分;二是练习考试的时间与顺序方案,考场上考生应该有一套自己的时间控制标准,每种题应该花多少时间。由于每种题对于考分的贡献相同,然而做对不同题型的代价显然不同,结合考生自己的情况应该确定一个既定的考场做题顺序。   第三,单项突破。在最后的备考时间里,对于填空,阅读,词汇以及数学的复习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针对自己比较薄弱而又可以有效提高的环节重点复习。比如词汇,大部分同学在最后时刻都会继续巩固词汇,这是很有道理的。词汇的复习周期较短,而且从目前的考试形式来看,verbal部分38道题中有20道是词汇,词汇过关,考分就有所保障了。相比之下,阅读的复习更多依赖的是平时的复习,考前主要应该做的是保持状态,在考前的几天希望大幅度提高阅读能力比较困难。对于填空,考生主要应该分类复习主要的考察套路与解题技巧。数学部分,考生最好把数学词汇熟悉一遍,复习容易出错的考题和生疏的考点。   第四,宁缺勿滥。在就要考试的关头,很多同学希望把之前所有的内容全部复习一遍,一网打尽。由于GRE考试复习时间长,内容多,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全部过一遍相当困难,很可能贪多嚼不烂,还容易造成考(blog)生的紧张情绪。因此,考前的复习应该是专精的,有选择的,能看的看透,掌握好,其余部分不必强求。   最后,对于考场上可能遇到的情况,考生应该有所准备。对于考场要求的时间,证件,考试的流程顺序,答题卡的填写,考试纪律等考生都应该详细的了解,最好能对预想的考试过程在脑子里像电影一样过一遍。充分的准备是考出理想成绩的保障,也是缓解考试紧张情绪的良方。 6、分项谈备考GRE的七大忌讳 NO.1: 背GRE红宝书单词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是连续的过程,千万不要因为任何原因而中断,这些可能的原因包括期中期末考试,备战GRE作文,复习IBT,工作,(玩 )......因为背单词一旦中断,前面的工作就要打折扣;如果间隔时间超过一个月,估计效果就要减半了;时间更久的话....那么就几乎等于没有背过了.不要多问为什么,这是记忆的规律,我也验证过这条规律的可靠性. 【推荐】:考生GRE之旅:先扩大词汇 再狠抓作文 NO.2: 背单词时不要进度过慢,比方为了把单词背熟,以二十分钟看一面的速度前进,这样你背完一个list就要四五个小时.记住,背单词的核心在于快速记忆+多次重复,这才是记忆的王道.第一遍背的时候最多1个半小时看1个list就差不多了,以后要记得多复习. NO.3: 准备作文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去研究范文,只看不写.这个道理可以参见在作文版发的帖子,这里就不多说了. NO.4: 不要深究填空题的意思,除非你是为了提高英语水平.平时做GRE真题训练更重要的是找到一种解题的感觉,我曾觉得这句话很空洞,但后来也认识到了它其实很经典.恐怕老师能给你的最大帮助的就在解答填空上,教你如何找到感觉. NO.5: 不要奢望在阅读中利用过多的技巧来解题.比如有什么什么词的选项都不选,事实上这些方法能够排除的选项已经很少很少了.但是在阅读的时候留意重点还是很有必要的. NO.6: 不要深究类反的道理.其实考过的人都会知道,类反,尤其是反义,其实很多都是没有道理的,或者说讲不清楚道理的.ETS是在把我们当作一个个活的韦氏词典在考,所以要从类比题中归纳中ETS出题人的奇怪思维方式,他们认为"什么"和"什么"是怎样一种关系.反义题还要注意把握住大是大非的原则,在实在找不到合适的答案是,贬义词就可以作为褒义词的反义词. NO.7: 不要过于忽视数学部分.数学单词还是要背一背,什么"八边形","菱形"之类的词汇,还有一些常用表达"inclusive"都要知道是什么含义.考前还应该看一看数学的难题------没有人的数学好到了啥也不看就上考场拿满分的程度. 7、分项备考经验集 【GRE写作经验:列提纲,提升核心实力】 提纲在GRE写作中是很重要的。个人认为提纲的作用有两点: 第一,稳定军心。 当你有了提纲,你起码就知道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了。这样你就不会在写手中的句子时又一边在慌神下面该怎么办,对于一开始的进入状态无异于定心之剂。 第二,层次清晰。 如果碰到了以前有过提纲的那最好了,如果没有,现场列了总归比没有的要好吧。列出了提纲,无论怎么样,都要让文章看起来有个系统,有个层次,有个逻辑顺序。 主要的作用就是以上两点。所以我以为给作文列提纲是非常必要和值得的。所谓的四两拔千金,可以很好的解释这个原理。 再讨论到如何实践的问题。有人会说自己连文章都写不完,哪来多余的写提纲? 1、什么时候开始练习在模考时加入提纲? 比较适合的是在最后10天到一周的样子。因为这首先需要在一定高强度的写作练习之后,再者,需要对题目已经有了一定的把握。很多的提纲在之前都大体列过。然后在限时中加入提纲的写作。 2、用多长时间列提纲? 我的经验是ISSUE总体比ARGU短。ISSUE大体要2-3分钟,ARGU怎么都要3分钟。可能要5分钟。 3、提纲里都要包含些什么? 对 ISSUE来说,读第一遍题目时把关键词提出来,接着将核心话题列出来,根据这个话题开始一条一条列出你要写的东西;对ARGU来说,因为题目比较长,所以读题的时间就要比前者长。第一遍建议先把每一个意群讲的是什么简要提出来,排上序号;第二从这些小短句分析其文章结构和主要错误;第三把自己对错误的阐述顺序列出来。这样差不多是可以的了。 4、列提纲的一些技巧。 需要在练习中找到自己的记录法,哪种缩写是自己看得明了的,别记出来的摘要最后自己还要辨析几分钟。建议在平时列提纲的时候就有意识的做一下限定时间练习,看2-3分钟能不能把大体的框架列出来。 其他: 我觉得如果正确掌握提纲的写法和时间分配问题,将是对于AW的核心实力的一种提高。对比于其他人,无论如何都是要略胜一筹的。鼓励大家去积极尝试,发掘自己最适合的一套方法。 8、学G万事不绝对——GRE阅读备考名师支招 GRE阅读之结构套路 GRE 阅读虽然在难度,篇幅上“骇人不浅”,但好在这样的学术文章,有其严格的写作结构套路。前人曾把其总结为:现象解释,新老观点,结论解释,问题解答。实则也即议论文的两大文体:立论与驳论。搞清了这一点,也即搞清了G阅读中的孰轻孰重:态度与观点重于一切。考生若能作到对此成竹在胸,即可拿到大多数G阅读中的基本分。很多语言功底很强的人,初次接触G阅读的时候,会冷汗频频,手脚同抖的原因就是在于对G阅读的专业学术论文的本质不了解。 GRE阅读之逻辑不“逻辑” 虽然新G在中国大陆登场的时候,取消了逻辑部分,ETS并宣称已将这一部分融入了阅读和写作当中,但笔者个人认为,G阅读中出现的逻辑题实在少之又少,如果写作中的argument勉强算为逻辑题的话,那阅读中的所谓WAS(weaken, assumption, support)对于逻辑功夫超强的中国考生实在不能算逻辑,只能算小把戏。所以过去称GRE阅读考的是逻辑,个人认为比较牵强。 笔者认为G阅读其实本质上还是对中国考生的语言功底和理解能力有更高的要求。08年10G的开篇阅读第一句中be at issue with sb’s opinion.若认识该短语,即明白,某人的观点与某人相反,不认识,靠上下文去猜,固然也可以,但又可能浪费一定的时间,而G考试的时间是何其地宝贵,对心理上也会造成不小的压力。作者对某一事物是认可还是让步地认可,一个by and large(很大程度上),即明白。若能抓住G阅读的结构套路,则能抓住基本分,即500到600分。但是要想往更高处爬,需要深厚的语言功底和理解力。 众所周知,G阅读的答案一般来讲一定是文中原话的改写,也即我们称为叫作paraphrase。而这paraphrase是要功底的:先要理解原文,然后要理解选项,再作配对。很多考生之所以想定位,但未遂,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文中的语句理解有严重的偏差。上课听老师说和分析觉得很有道理,一旦自己看了,又不知所措。试看几例。    Eg.1 文中说:carry with them information about the cite and circumstances of their production.. 就是选项里的:carry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history with them   E.g.2文中说:For a similarly convincing re-creation of such families’ emotions and responses,the English novel had wait 60 years for the early writing of D.H. Lawrence. 题干里问,English and the early novels of D.H. Lawrence shar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文中的similar对应选项里的share. 定位到了就是答案。   E.g.3文中说minimal bases,选项里对应sufficient ground. 这些语句的理解是对考生的考生的理解能力与语言功底的考核,和逻辑关系并不太大。语言功底也包括字词理解的问题,不可否认,对阅读肯定有致命的影响。比如rather,并不能单纯地理解为“相反”。表示“ 相反”固然可以,可以说The desks are not white, but rather a sort of dirty.(桌子不是白的,而是灰不溜楸的)。但是它也可以表示“更确切地说”,通常跟在or后,此时就表示递进而不再是转折,可以说They were enjoying themselves, or rather, they appeared to be enjoying themselves(他们玩得很开心,或者更确切地说,他们装得玩地很开心)。是转折还是递进,要根据上下文来理解。而转折和递进若是判断错误,一般是致命的理解失误。再比如,detached。不能笼统地说这个词在态度题里出现就一定错。detached有两种意思,一个表示“冷漠的,没有感情的,超然的”。这个意义在态度题里面一般是错误的,因为作者写这个文章即表示“关注”,不大会“冷漠”。但是它还有一个意思是“公正的,客观的”。a detached view解释为“客观的观点”,这个时候,这个选项就很可能对。再比如critic,中国学生比较熟悉的意思是“批评家”,那么如果表示此意思,则“批评家的观点”是不同的观点。但该词也表“评论家 ”,显然意义是不同的。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中国同学对学术文章的不熟悉,对一些抽象词的理解失败,对整个语言上的理解能力的限制,导致了G阅读成了考试中的绊脚石。在此笔者认为,尽管语言功底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可以靠强化训练,提高不少。最好的材料,也即GRE阅读本身。考生平时在做阅读题练习时要遵循三个步骤。 首先先掐时间,按照考场要求去完成文章阅读和题目,尽可能去理解。第二步,对答案,并把理解有误区的,或者不认识的对通篇文章理解有重要作用的单词进行查阅。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要反复读文章(有时甚至可以采取出声阅读),体会文章的语义,深层含义,体会你作为一个第二语言学习者,因为时间仓促读第一遍时没有读出的内容。这一个步骤是能帮助你真正提高成绩的。中国考生,往往做到第二步就止住了,殊不知,相同的或类似的错误不再犯的前提,是要对错误有一个全面认识的。 再有,考生若有足够的时间准备GRE,比方说两年,是可以在头一年的时候,多读一些学术作品的,比如像本专业的一本进口书籍,以加强语感,加深语言功底,为适应GRE阅读做好铺垫。 GRE阅读之阅读与issue一家亲 有人曾说,G阅读枯糙乏味,只有考试的意义,没有仔细阅读或记诵的必要。对此,笔者认同一半。G阅读枯糙是事实。学术文章不可能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但是再反过来看,这不正是issue所需要的吗?中国学生写issue最大的困难,没例子,没话说,文章布局不知如何安排,不知从何下手。何不看看现成的GRE阅读材料。G阅读在论证上很少采用通篇对某一事件持绝对态度,正反论证,让步说理,尽管有些观点从专业学术角度是错误的,但让读者在看的时候无不佩服作者论证的到位,歪理也歪地有理。Issue的写作也是一样,除个别题外,正反或多角度考虑问题通常更有说服力。再有,G阅读中,有大量的例子,做题时当然一般不用关注,但重读时何不做一个积累。G文章里有谈到艺术的,人文的,科学的,有很多的文章并不像别人所形容的那样“不堪入目”,静下心来,很多的好的句子可以做一个积累。类似于像 Whether or not a composition establishes a new principle in the history of music has little bearing on its aesthetic value. Because they embody a new principle of organization, some musical works, such as the operas of the Florentine Camerata, are of signal historical importance, but few listeners or musicologists would include these among the great works of music. On the other hand, Mozart’s the Marriage of Figaro is surely among the masterpieces of music even though its modest innovations are confined to extending existing means.(是否一个作品建立了在音乐史上的新的体系和美感是没有什么联系的。由于有一些音乐作品体现了一种新的结构原则,比方说像佛罗伦萨乐团的歌剧,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的。但是没有什么聆听者或音乐研究人员会把这些作品说成是伟大的音乐作品。另一方面,莫扎特的音乐被归为大师之作,尽管作品受延伸现存手法的限制,只有轻微的改变)这样的句子,不管是例证,还是说理都很到位,值得学习记诵。而一个例子通常可以在多篇文章中进行修改使用,何乐而不为? 写作本质是一个有输入再输出的过程,就issue这一块来讲,光有模板不可能取得高分。输入哪里来?只能靠阅读。美国学生的数学尽管让人冷汗阵阵,但是他们的阅读能力也是让中国学生觉得汗颜的。要考美国比较好的大学的本科,通常来讲,一年需要积累25本美国原版书籍的阅读量,照此类推考GRE研究生(论坛) 的话,已经有多少积累了。不管是语言还是文化的。而一般的中国学生一年通常连两本中文非辅导书籍都看不到,更免谈英语(论坛)。面对高难度的issue文章也难怪仰天咆哮了。好的论证文章,可以从G阅读开始,一举两得。 G阅读之走自己的路 小文写到此,觉得有必要和各位考生强调,学习方法和恋爱一样,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笔者的拙见也只能仅作参考之用。换言之,若有功底,随便怎么看,这文章就是看地懂,那也行。像G阅读中的长难句,有一些考生喜欢花一段较长的时间去专门强攻。也有些考生,仅花一两天,稍微熟悉一下G式特有长难句便直接做题。两种做法很难说孰是孰非。强攻的学生,对语言学习的要求比较高,功底相对打地较为扎实。直接做题的考生,也深刻地明白,在G考场上,不可能看懂看透每一个句子,上下文的存在可以好好利用。 曾经的一个GRE句子:Social structure was in fact so fluid---though recent statistics suggest a narrowing of economic opportunity as the latter half of the century progressed---that to talk about social classes at all requires the use of loose economic categories such as rich, poor and middle class, or eighteenth-century designations like “the better sort.” Despite these vague categories, one should not claim unequivocally that hostility between recognizable classes cannot be legitimately observed. Outside of New York, however, there were very few instances of openly expressed class antagonism..这种段落,语言功底强的,应该也不会有太大障碍,无须靠逻辑去分析也可以读地出。语言功底稍弱的,对插入语,双重否定等不熟悉的,也可以关注上下连接词,根据逻辑关系来读。第一个句子典型的So A that B结构,能读就读,不能读看下句despite these vague categories,这句实际在重复上句,并且该句本身是让步,让步为转折服务,所以后半个从句即便否定很多,也可以知道说的是social structure was not fluid.再看最后一句,一看However,那么整个句子一定再说纽约之外仍旧fluid.,则整个句子亦可破解。 总而言之,千条路万条路,能在规定时间内通到最后就成。学G到一定时候,感触最深的即是:万事不绝对。各家观点,听之但不任取,万千流水,汇流成河,取得最适合自己的那一瓢,才是高境界。 9、GRE句子填空选择答案要使句子“平衡” GRE句子填空题句中出现两个空白的情况比较常见,我们往往通过上下文以及句间关系先推出一个空白处要填的词,然后再缩小选择范围,攻克第二个空白,切入顺序并不以空白出现位置的前后为准,而是仔细阅读句子之后哪一个明显就从哪下手。需要注意的一点是GRE句子填空的答案往往不是那么容易“显山露水”的,也就是说我们不会一眼看过去就能毫无疑问地确定答案,对于有两个空白的句子来讲,我们在选择答案时一定要注意使两个空白处要填的单词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所谓“平衡”是指不能偏重任何一个空白而选择对于另一个空白不适合的答案,要真正做到不偏不倚,二者兼顾。但在实际解题过程中,由于受时间限制,考生不可能去逐个排查,当看到某个选项中对应原句空白的一个自己觉得常用而合适的单词时会对这个选项有所钟爱,再看其他选项似乎都不那么顺眼,从而掉进了出题者设置的陷阱之中。以下的几个例题都充分暴露了这一问题,出题者的考查方式和用意也可见一斑。 1. The economists were _______ to find that the theory that they had considered ________ crumbled when modern techniques for economic modeling made it possible to make new kinds of observation that contradicted its fundamental assumptions. A surprised . . . problematic B overjoyed . . . useful C stunned . . . invulnerable D disappointed . . . faulty E astonished . . . suspect 解析:认为其中的一个词对一个空白十分贴切而将其作为正确答案是一大禁忌。这道题目的词汇非常简单,句中的逻辑关系也很清晰直观,第一个空白处要填的词是表明economists态度的,通过后面的crumble一词可以看出这个结果并不是他们所期望的,而纵观后面的五个选项,A答案中的surprised很可能成为我们的首选,因为这是最常用的,感觉最通顺的。有了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后,考生很容易草率地进行选择。当然surprised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正是由于这个单词常用和贴切更要提高警惕,因为我们所选择的答案是具有平衡功能的。解答本题的正确思路是通过第一空白处要表达的态度先将B排除,然后其他几个表达的态度类似,把这个态度代入再确定第二个空白处要填的词,正确答案为C,关键是其第二个空白处的对应起了作用,而stunned是相对于其他几个选项较不常见的一个词。 2. Because he saw no_______ to the task assigned him, he worked at it in a very ________ way. A function ... systematic B method ... dutiful C purpose ... diligent D end ... rigid E point ... perfunctory 解析:不能单纯地孤立任何一个空白,而要将两个空白综合起来考虑,最后的正确答案可能看起来不是各自的最佳选择,但绝对是能够使二者平衡的。这个句子比较短,理解起来很容易,而越是短句子迷惑性就越大。选项中的D答案会对考生造成很大干扰,因为我们觉得see no end to实在是个天衣无缝的说法,舍之其谁?好,我们就暂且认为这个答案正确,代到句中去看个究竟,既然工作没完没了,他还要严格对待吗?这种逻辑关系显然并不理想,不符合平衡原则,那么就赶快舍弃这个答案,试着从第二个空白处入手,不难发现E中的perfunctory更适合一些,但是see no point to似乎很不常见,可是两个空白结合起来句子通顺合理,这就是我们到达到的平衡目的了。 3. Always less secure in herself than she liked to make out, she too often ________ disagreement as ________ and opposition as treachery. A rewarded ... virtue B construed ... betrayal C condemned ... detachment D invited ... provocation E interpreted ... drollery 解析:正确答案往往在最后所圈定的两个选项中进一步迷惑考生,千万要记住“平衡才是硬道理”。本题的第一个空白处要填的词将与as构成词组,我们所熟悉的这类表达方式莫过于regard…as…了,而A答案企图通过reward混淆,对于不是十分粗心大意的考生来说这根本就构不上干扰,直接跳过看其余四个选项,这时候基本能把D排除,因为invite与句意不符,而C中的condemn带有贬义色彩,也不是很理想,所以最后的注意力就放在了B和E上。其实在我们刚看到第一个空白起就已经对E有所偏重,因为interpret…as…太常用了。如果就此选择了本答案,那就功亏一篑了。这个句子很大的一个提示信息在于and所连接的并列结构,opposition 与disagreement意思相近,那么第二个空白处要填的词一定与treachery同义,这才是解题的关键,而construe与as的搭配虽然不及interpret常见,但也说得通,句子平衡了,所以B才是正确答案。 GRE句子填空中给出的句子是出题者精心设置的,在解题的过程中不能按照自己的思路主观判断空白处要填的词,而是要充分以选项为基准,找到使两个空白达到平衡的那个答案,这种用法并不见得将句子表达得尽善尽美,但只要能让句意完整通畅,合乎逻辑就可以了。 10、GRE备考词汇工具书的选择 GRE对词汇要求之高,对该考试稍有了解者皆不陌生。在某些场合,GRE词汇简直成了英语词汇巅峰、以及各种古怪难词的代名词。相信背诵词汇的痛苦经历任何一个历经GRE炼狱的战士都刻骨铭心。然而,词汇在GRE考试中的重要性使得任何一个要考GRE的人都必须接受这个挑战。因此,各种流行的背单词技巧也就应运而生。本文这里并不打算评价这些方法本身,而是关心这些方法背后所共同的东西-----词汇准备的工具书。因为,任何一种方法都最终不免是“资料+使用方法”的演绎。为了方便讨论,本文将使用资料分成必备资料和辅助资料两个部分。 词汇必备参考书:“红宝书”,《韦氏词典(M-W)》 词汇辅助参考书:《兰宝书》,《逆序小辞典》,《词汇串讲》,《GRE类比反义词》,《GRE词汇分类速记类比反义词常考意群》,以及一些网上总结的资料等 1,“红宝书” 即《GRE词汇精选》,其优点有: 第一,作者对GRE考试研究极深,对英语词汇研究也有一定造诣或者说是目前市场众多写作词汇书的作者中,真正说得上有词汇学的学术背景的人之一。而且,该书是作者原创的著作,至少,作者是自己把一个个词汇从真题中选择出来的,就这份功夫,就是后来很多词汇书所难以企及的。笔者曾经听过俞敏洪老师的GRE词汇课堂,在串讲单词的过程中,他能随处将单词和相关考题联系起来,这份信手拈来的功夫就能看出作者对GRE词汇的熟悉程度。可以这样说,红宝书面世后,很少有考G的人没有背诵过该书。或者,从某种意义上说,红宝书之后的GRE教师和著作者都或多或少受到该书的影响。 第二,该书释义采用中英文对照的形式。英文部分主要(就笔者所知不是全部,但是没有具体数据。因为虽然笔者曾经将主要的GRE词汇在M-W中逐一查阅,但是并未作科学统计。)来自M-W,而M-W正是GRE考试中最好的词典(详细原因见下文)。 当然,书中有各种各样的记忆方法:如词根词缀分解记忆,各种联想记忆之类。这些内容存在对词汇记忆的帮助自不待言。但是,由于时下这些书籍很多,甚至有专门以此为内容的书籍。况且,个人学习英文的背景和经历的不同导致对这些技巧的评价褒贬不一,笔者于此不作评论。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该书和作者的词汇串讲可以结合使用,对背词汇的帮助很大。 以上谈到该书的优点,现在就笔者所见,谈谈其不足。 第一,词汇没有真题对应。考过GRE的人都知道,背GRE词汇很容易出现两个问题:第一是单词背了就忘,第二是背住单词,然后在做题目时候想不起来,或者临时反应不出正确的意思。前者是词汇不熟悉,而后者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归结为单词不熟悉,但是,就考G的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言,笔者更加愿意归结为不理解该词汇的真题环境。平心而论,大家之所以背诵这些枯燥得近乎变态的单词是为了通过GRE考试,而通过考试的目的是留学。而在留学这个最终愿望达成中,GRE仅仅是其中一个指标!此外,GPA,推荐信,TOEFL,PS一个都不能少,且,质量还必须上乘。所以,每个学生能够付出的GRE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不可能真正将每个单词都熟悉到 apple, friend, good, am, is, are 这样程度。实际上,也完全没有必要!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背诵单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要在真题的环境中背单词。所以,为了弥补这些不足,推荐《兰宝书》,《GRE类比反义词》,《屈屈的词汇》作为补充。 第二,极少单词的解释不是考试真题出现的意思。这主要是这些词汇被考试到的意思不是其主要意义,且,重考机会很小,属于边际单词或者是陪考词汇。所以,并不影响我们选择其作为备考主要书籍。但是,也同时提醒大家在备考中要有批判精神,要勤查字典。这也体现了GRE考试的两大特点:一,逻辑之上,二,犬儒主义(批判、否定一切)。 2,韦氏词典(M-W) 这里讲的韦氏词典是指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 现在已经出至第十一版。该词典在英语国度地位甚高,从学术上讲,它的出现是美语形成的重要象征。从使用来看,类似于中国的《新华字典》。而在GRE考试中,其地位更加独特,简而言之:就是每一个词汇考题的解答几乎都能在M-W上找到最直接的证据。这里将M-W和目前中国大学生使用的几本主流词典,如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Longman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 新英汉字典等作一个对比。 首先,从词汇量来说,以上词典虽然看来差别不大。但是,就GRE要求而言,只有M-W最合适。笔者学习英语过程中,为了深入学习词汇,曾将所有4、6级(包括考研)、TOEFL、及GRE单词标注在OXFORD中。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很多GRE单词在OXFORD是没有的。现将抽样数据公布如下: 其中oxford 是第六版的英汉双解版 红宝书是2005月第4版第一次印刷 打头字母 差别单词数目 A 20 B 28 C 75 (注:以上数据是按照笔者补充在oxford上单词数出,包括单词派生词汇,如:ablazing一词汇在红宝书单独列出,而在oxford和M-W上均未有条目;所以,该统计不能等同于两本词典的收词差异,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大多数在oxford找不到的词汇则在M-W上有收录。) 而朗文和牛津收词相仿,虽笔者没有作详细统计,但是,情况应该相差不远。而Collins 主要在于其解释问题,下文详述。新英汉则由于用汉语解释(或者是翻译)英文,根本不是备考GRE这种考试的选择的考虑对象。 其次,从词典来源来讲。牛津、朗文都是英式英语。而GRE是一个地道的美国考试。 再次,解释方式来看。牛津和朗文是以简单易懂见长。严格的说,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根本不能简称牛津,因为真正的牛津辞典是一个巨大规模的学术著作,是学界出名大部头著作之一。普通学生用的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只是一个学习词典,其核心和特色在于Learner’s 一词,遗憾的是这个词汇居然没有翻译出来。因为书中含有很多第二外语习得的研究成果。对外国人学习英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然而,正是,这种简单原则和针对性使得其作为GRE备考词典相形见绌。因为,GRE考试的初衷是针对英文是母语人士进行的,虽然现在众多国家留学生都考,但是在ETS和美国大学教授看来,你要在美国完成研究生学业,也就要求你的语言几乎能够达到一个母语人士的水平。而collins 的解释以用法为出发,如: abandon 1,If you abandon a place, thing, or person, you leave the place, thing, or person permanently or for a long time, especially when you should not do so. 2,If you abandon an activity or piece of work, you stop doing it before it is finished. 3,If you abandon an idea or way of thinking, you stop having that idea or thinking in that way. 4,If you abandon yourself to an emotion, you think about it a lot and feel it strongly, especially when other people might think you are wrong to do so. 而在M-W中 1 a : to give up to the control or influence of another person or agent b : to give up with the intent of never again claiming a right or interest in 2 : to withdraw from often in the face of danger or encroachment 3 : to withdraw protection, support, or help from 4 : to give (oneself) over unrestrainedly 5 a : to cease from maintaining, practicing, or using b : to cease intending or attempting to perform 前者对于写作帮助更加大,而后者对于GRE词汇题目(类比反义词)的作用显然更加优越。 以上说了M-W的优点,是否这就意味着其是GRE考试的唯一的选择且没有任何缺点呢?当然也不是。众所周知,GRE很多单词极为抽象,加之M-W解释常常用词很难,导致晦涩难懂,特别是背诵单词初期或者英文词汇水平不高者而言。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要用其他词典,甚至有时候会用英汉词典来查阅个别专业词汇。 例如:antihistamine (抗组织胺)这类很可能你连中文意思都看不懂的词汇。上面将必备参考书作了详细介绍。下面将辅助书籍作一个简要介绍。由于是辅助书籍这里就主要介绍其优点。 第二 辅助书籍: 1,《兰宝书》 优点:有类比反义词的真题和可能考试方式的内容。是红宝书的补充。且按照词汇书的体例进行,可以作为背诵使用。 2,《逆序小辞典》 可以创造另外一个背诵单词的环境。打乱原来依靠上下词汇环境记忆单词而造成的记忆假象的弊端。弱点是有很多所谓预测词汇,既增加背词负担,且考到可能很小,浪费时间又冲淡主题。 3,词汇串讲 可以解决多遍背诵《红宝书》后产生的疲劳效应。由于是现场录音,加之老妪俞惯有的幽默和激励,可以起到课堂强化的效果。 4,《GRE类比反义词》(宋浩) 市场上讲解类比反义真题最好的作品,虽然里面有一些错误。但是,备考到一定阶段的考生加上字典的功夫基本上不会受误导。所以,推荐使用。 5,《GRE词汇分类速记类比反义词常考意群》(张华) 如书名所示,按照意群总结单词,可以做参考。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自己总结。 网络总结的资料很多,水平也良莠不齐。希望大家自己鉴别。大致说来,一些培训机构教师总结的内容或者是其课堂笔记都可以看一看。 11、GRE数学最后20天复习7个注意事项 1.数学满分=认真+不轻视。这是GRE数学复习所应当遵循的头号准则,下面一切所说的,都是基于这个原则。 2.我想不管是基于什么想法,在最后20天,应当开始复习数学了。不轻视数学,否则拿满分还是比较难的事情。 3.应当把数学的基本词汇掌握住,否则做题没有用处。数学真正比较难的地方就是一些专业词汇。 4.要用摸考的规格来复习数学,不应当词汇题是用摸考的考法,到了数学就很无所谓的样子。记住,尽管数学比较简单,但是它的要求有高。 5.注意总结,数学里边有很多小的陷阱,我做题的时候有一个感觉,就是数学考试和我们平时的考试不一样,更像一个智力测验,有时候需要转弯,这样的地方不多,总结一下,刻意的避开。 6.要注意在做数学的时候,不要想错几个能得满分,要想怎么样才能全都做对,取法呼上仅得其中。 7.有人总结了一些难题,有的是超难的题,有时间就看,没时间就不看,看了看不懂,不要慌,这种题出了根本就是小概率事件。